
就在農曆年節前夕,應BMW原廠邀約前往美國內華達州的Las Vegas,試駕BMW陸續在2013年洛杉磯車展,以及2014年北美車展發表的4 Series Convertible與2 Series,以個人觀點來說,駕馭4 Series Convertible比較像是享受一趟旅程,而2 Series的部分,則是猶如品嚐過美食之後,腦海中會不斷回味那份味蕾的刺激與感動。就好像電影「醉後大丈夫The Hangover」的故事走向,賭城之旅雖然旅程中盡有些插曲,如拖運行李直到離開前12小時才現身,試駕過程中無法在路上拍照、僅有短短4個小時的試駕時間,甚至回程還無法順利降落桃園機場等,但結局卻如同電影中的男主角們,開心而且有著絕佳回憶,就連返抵家門後,還不斷回憶著與M235i持續激情。

先從2與M Performance談起
或許只是個人感受,旁人似乎難以與之對話,但將這份感動與大家分享,正是這份工作的醍醐味之一,不過,在描繪與M235i的激情纏綿戲碼前,讓我們還是不免俗的,先從「2」以及「M」這兩樣事情說起。2這個數字與4一樣,都是BMW將自家戰力作一致性的產品規劃,也就是比照5與6兩車系的正統作法,將Sedan、Touring車型歸屬奇數,Coupé、Convertible等車型則規為偶數車系,簡單來說,2 Series就是師承1 Series Coupé,雖然近日原廠發表的2 Series Active Tourer,似乎又沒有按照此一邏輯編列。
至於M這個字母,相信許多車迷朋友都非常清楚了解,M所代表的,正是BMW性能、激情的具現化成果,包含M3、M5、M6等M款座駕,更是許多車迷心目中的樂透首選;而在先前BMW M135i試駕報導中,也曾經為大家解釋過M Performance,在此還是要再絮絮叨叨的簡單解釋一下。為了拓展市場,並滿足許多消費者對性能的渴望,BMW在M款座駕與一般車款之間,加入了M Performance的中間值,這樣的作法就如同手機市場,除了高階的智慧型手機以及一般手機,廠商推出了中階版本的智慧型手機,性能功能或許稱不上品牌最強,但卻仍擁有相當優異的效能與吸引力。

M Performance分為兩個部分,M Performance Parts以及M Performance Automobile,而本次主角M235i就是屬於M Performance Automobile,其他則還有M135i、M550d Touring xDrive、M550d xDrive、X6 M50d以及X5 M50d等成員。M Performance與BMW選擇在美國舉辦全球媒體試駕活動,有著高度正相關,因為M235i是首款進軍美國市場的M Performance Automobile,在試駕活動場地的Las Vegas Motor Speedway中,原廠還特別擺放了一輛搭載所有M Performance Parts的作品,連排氣系統也進行改裝,得以展現不同於一般、更加銳利果決的排氣聲浪。
一身勁裝的M235i
這趟農曆春節前的海外試駕活動,試駕對象共有4 Series Convertible以及2 Series,而這兩款車其實都與1968年所推出的02系列,有著相當深厚的關聯性;1968年所推出的02系列,乃是在當時消售主力的00系列之下,以其更緊緻之身形,擔綱當時BMW品牌的入門座駕,02系列隨後則演變成3 Series。隨著時代的演變進展,3 Series的尺碼也日益壯大,入門好選的重任,改由1 Series來出仕,而從1 Series延伸出來的2 Series,師法當年的02車系,也是理所當然的設定。

這樣的親戚關係,也使得2 Series雖然是以1 Series底盤為基礎所打造,造型樣式卻與4 Series更為相進,這一點從車頭水箱護罩、頭燈燈組造型更能清楚理解,由於2 Series已經在臺灣上市,因此在此也就不多加贅述其外觀與1 Series之不同。眼前的M235i則又不同於一般的2 Series,一如前述,M Performance Automobile乃是經由M GmbH巧手打造而成,不僅在性能上有所強化,長相自然也強悍許多,就好像穿得文質彬彬,更能突顯個人的飽讀經典史籍。

當然,M235i的強悍外觀並不單只為突顯飽讀詩書,也牽扯到空力效益的表現,車頭最顯著的不同,莫過於顯眼、黑色網格所構築成的三個大型氣壩,搭配前保桿侵略性十足的線條,讓車頭散發出更顯傲氣的氣勢。車側的視覺焦點則是集中在M款五輻雙叉18吋鋁圈,較一般車型版本所搭配的17吋胎圈組,形成了緊緻的體態,在車側看過去的低伏態勢也更為明顯;前葉子鈑後緣處,鑲嵌著M GmbH的廠徽,雖然不若其他品牌多以大型徽飾來彰顯,但仍舊是展現與眾不同氣質的關鍵辨識。

車側視覺上的另一項顯眼特色,就是雙色車外後視鏡,以及藍色的活塞卡鉗,卡鉗上同樣也有著M GmbH字樣,展現其與M車款之間的血緣;車尾的差異不若車頭來得強烈顯眼,除了右側嵌有M GmbH的三色徽飾,以及235i銘牌之外,車尾行李廂上緣的小鴨尾,保桿下緣左右雙出的M Performance專屬黑色尾管,以及警示反光條上緣的獨立摺線,與一般車型的單一摺線恆亙左右有所不同,都是辨識M235i不同於家族其他成員的重要差異。
車室陳設不以戰鬥氣息為單一軸線
BMW麾下作品向來以動感跑格為品牌賣點,即便是旗艦豪華大型房車的7 Series,仍舊在高雅氛圍中隱含了動感基因,而M款座駕則是以戰鬥氣息為主軸,運用大量的碳纖維以及肅殺色彩,營造出濃郁的戰鬥座艙氛圍。M235i的車室空間,給人的氣息則趨於中間,不若M款座駕的鬥志高昂,但卻又比一般版本多了點興奮。打開車門後率先映入眼簾的,是M235i迎賓踏板的M GmbH三色廠徽,訴說其不同於一般之專屬身分。

駕駛座艙內的景色,除了讓人相當熟悉、駕駛導向的中控臺介面、對稱斜削的中央鞍座以及排檔座與iDrive旋鈕組,都是相當熟悉的家族特徵,而M235i這部M Performance Automobile,則更行導入M款特徵於內,包含了M款多功能真皮方向盤、M款排檔桿、以及M款金屬足踏等,都是彰顯其不同身分的關鍵識別,至於方向盤換檔播片、搭配M款主動式懸吊系統的動態行車模式,都是基本配備,所差異者在於帶來的樂趣更進一步。


這趟Las Vegas試駕活動,原廠安排調度的M235i,清一色是配置了皮革座椅,不若臺灣市場導入的M235i,標配了特殊織布與麂皮的組合,在車內飾板部分也與國內市場導入版本有所出入,以木紋飾板嵌飾門內把手、中央鞍座以及副駕駛座手套箱上緣等處,營造不同於金屬飾版所呈現的科技風貌。當然,之所以會有如此差異化,純粹是因為各市場喜好不同的因素,對於熱血性能的本質,不會有絲毫影響。
文章出處:http://roadtest.u-car.com.tw/22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