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賽車是個非常刺激的運動,尤其現場親眼看到、聽到賽車引擎呼嘯而過的快感,肯定不是坐在電視、電腦前觀看螢幕能夠體會。而車隊則是個團體,每個隊員都有各自的負責項目,也都有各自的專長,想要取得好成績,整個團體的分工100%影響比賽結果。賽車場則是提供了最安全完善的環境,車迷能夠輕鬆的欣賞競賽,車隊也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進入Toyota賽車世界前,先了解這三大元素的重要性。
車迷觀眾
車迷是賽車運動最重要的一環,無論車隊或賽會舉辦的活動,如果沒有觀眾就不能算成功,賽車運動其實是運動行銷的一部分,參與車隊期望能獲得更高的知名度,除了爭取比賽優勝之外,如何讓車迷或媒體對於車隊產生興趣,進而讓車迷跟隨腳步,車隊除了認真準備比賽之外,也會安排與車迷近距離接觸的機會,車迷可以帶著與車手相關的紀念品簽名或拍照留念。
車迷沒有分男女老幼,車手就像明星一樣,也會有屬於個人商品,請他們簽名留念時千萬別拿錯照片或模型。
大約半個小時的車迷拍照時間,Pit區會開放給購票進場的車迷進入,所以買票時候要注意票的級別,以免錯過與車手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車隊
車隊是個相當龐大的團體,隨著賽程全世界移動的隊員會超過50名,如果車隊規模像Toyota Gazoo Racing之所謂廠隊規格,那麼包含研發測試團隊就會超過百人規模,賽車場上看到穿著制服的隊員,都有專門負責的庶務,實際在場中的隊員,更有防火服與經理衫兩種不同的服裝,因為在正式比賽期間,車輛進站因為需要添加油料,賽車專用的汽油燃點較低,安全因素考量之下,大會規定場地裡的人員,都需要穿著符合F.I.A認證規範的防火服,會觸碰到賽車的隊員還須頭戴安全帽與護目鏡,所以從隊員的穿著,也可以清楚了解各負責的項目。
利曼進站規定與F1賽事不同,賽車停到Pit位置後,賽車須結束加油程序後才能進行換胎,而換胎一次只能有兩位隊員執行。 「賽車名詞註解」-PIT 一般Pit區域只有在特定的休息時間會開放給車迷進入,其他時間受限安全因素考量(有加油就會有起火的風險),在這個區域範圍的工作人員必須全副武裝,身著F.I.A.認證的防火服、頭盔等防護人身安全部品。
賽車場
想要一個賽車場其實不容易,蓋一座賽車場所需要的空間更是可觀,除了賽道路線之外,工作人員後勤動線與特殊設計,都須經過F.I.A審查認定,而具規模的賽道,觀眾看臺設計也會直接影響車迷到現場的意願,周邊也會有完善的停車空間與動線規劃,讓前來觀賞賽事的車迷,能夠井然有序地找到觀賞位置,就像個遊樂園般,只要規劃設計得當,賽道本身又有獨門特色,自然就會成為一條受歡迎的賽道。
WEC這等級的賽事,對於賽道環境要求也越嚴苛,並非隨便一座賽車場就可以舉辦。
賽車運動獲得優勝固然重要,但以廠隊的角度而言,如何藉由賽事運動提升產品性能,這才是參與賽車運動最重要的目的。
「賽車名詞註解」-WEC
WEC為World Endurance Champions(世界耐久錦標賽)的縮寫,是由法國ACO( Automobile Club de l'Ouest)協會與FIA(Fede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utomobile)協會共同舉辦之賽事。
LMP1
耐久系列賽事因為時間長,會讓不同組別同時在場競速,WEC系列賽中主要可分為LMP1、LMP2、GTEpro、GTEam四個組別,並在號碼牌底色以紅色、藍色、綠色、橘色作為區隔。
世界第一汽車品牌也不忘投入賽車運動
Toyota在全球汽車銷售數量位居龍頭,卻深深了解賽車運動的重要性,不僅藉由運動行銷獲得的品牌形象建立,更能藉由參賽獲得許多相關數據,其中包含了多項重要零件開發技術的相關應用,又尤其耐久系列賽,更是直接考驗車輛零件耐用度,以車廠的角度而言,參加耐久賽能夠實質幫助車輛研發的成果最直接,又尤其考驗電子系統方面(如:Hybrid、Kers等),無論是6小時或24小時,到世界各地比賽會因為環境差異發生許多預期外的狀況,像美國站屬高溫高濕的環境、英國站多雨陰濕、法國站則是直接24小時不間斷,每個賽道設計特色不同,也考驗著後勤團隊車輛調教臨場反應,這也是為何Toyota在耐久系列賽方面,會選擇參與最高級別的LMP1原型車組別,以研發全新概念為出發點,並在耐久賽上面確認成效。而與市售產品最直接的房車,Toyota也將以Yaris重返越野拉力賽場,賽車工程團隊將繼續挑戰砂石、雪地、跳躍等各種嚴苛環境的考驗。而已經成為每年固定行程的德國Nurburgring 24小時耐久賽,GT86也將持續投入參賽,我們將在下一章節為各位介紹-耐久賽的重要性。
Toyota於90年代WRC(World Rally Championship)賽事成績戰果輝煌,目前也決定重返越野賽事。
GT86參與Nurburgring賽道24小時耐久賽已成為年度重要行程。
文章出處:http://www.channel-auto.com/ai_17_12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