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買車

「既陌生又熟悉的瑞典國寶」!Volvo新S90 T5 Momentum試駕(動態操控篇)

發布時間:2016-11-28  瀏覽次數:147

變得更年輕動感的新S90,採用Volvo研發的SPA底盤以及2.0l渦輪增壓引擎組合下,和國外媒體大力讚揚,確實令人有種「躍躍欲試」的衝動,因此進入「簡單」又充滿科技感的車艙後,我迫不及待地發動引擎,就想快快體驗新S90 T5 Momentum到底在動態上有什麼樣的表現。

1

2

3

這次試駕的車款為S90 T5 Momentum,搭載1969c.c.直列四缸直噴汽油引擎,在渦輪增壓的幫助下獲得254hp/5,500rpm馬力和35.7kgm/1,500-4,800rpm扭力,與八速自排變速箱組合,就原廠數據顯示0-100km/h加速可在6.8秒完成,而極速則是230km/h,這樣的數字在高速公路限速只有110km/h的台灣已經相當受用,面對壅塞停走的交通狀況其加速性也頗為充裕,原本我擔心這具心臟驅動超過1700kg的新S90 T5 Momentum會有些吃力,實際上不然,駕馭起來倒也輕快,完全沒有重拖、氣喘如牛之感,加速起步時亦能提供「貼背感」,但別忘了S90仍是舒適取向,加速性僅限「偶爾」個人小小把玩或者高速公路超車用途,可千萬別進行危險的飆速啊!可惜動力心臟雖貴為汽油引擎,但怠速與行進間運轉時的聲浪確「有點」像柴油引擎,對於寧靜度挑剔的人來說精緻度似乎還有進步空間。

4

5

由於現在幾乎沒什麼人在使用排檔桿進行升降擋,多仰賴方向盤後頭的換檔撥片,不過我所試駕的S90 T5 Momentum就少了這個行頭,讓已經習慣那「輕薄兩片」的我一時興起想來點樂趣時手指頭卻「忽然」尋不著,倘若能增加這個配備,必定能替整體駕駛便利性加分。前雙A臂、後多連桿的底盤懸吊結構已是不少豪華車的標配,新S90 T5 Momentum也是採用這種結構,不過Volvo卻針對後避震懸吊進行修改,以複合材質橫向簧板來取代傳統簧圈,其實這已經運用在XC90上,過彎車身搖晃程度遠低於同級SUV,甚至頗貼近房車的平穩性,當然改置於高度更低的新S90 T5 Momentum過彎穩定表現就來得加優異,處理坑洞、舒適性都頗具水準,屬於「軟中帶硬」的設定很能適應本地道路狀況;不過將近5m以營造氣派為優先的車體,加上5.7m的「最小迴轉半徑」似乎略顯大些,但這就是前輪驅動和長軸距的宿命,說穿了「魚與熊掌真的無法兼得」,故面對道路狹小的交通狀況,巷道迴轉時就較難「一次到位」。如果覺得車太大不好停,沒關係,PAP自動停車輔助幫你解決一切。而駕駛模式共有「Comfort」、「Eco」、「Dynamic」三種選擇,雖說「Dynamic」的油門反應和轉向最直接且輕快,「Eco」是以經濟性為訴求,但一般駕駛時似乎以「Comfort」最佳,於「溫馴」和「猛暴」之間取得平衡,順順地輕鬆開完全沒有壓力,這可盡情享受新S90 T5 Momentum所帶來的動力設定。

6

當然Volvo向來在安全科技處於領先地位應該沒有人反對,導入第二代PA半自動駕駛的新S90也變得更聰明,駕駛起來壓力減輕許多,所以啟動ACC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跟著前車行進時,只要雙手輕扶方向盤即可從容應對,從直線行進、彎道都會跟著前車走;幾次在彎道行進時未見前車時,新S90 T5 Momentum看似要往車道外側直衝,此時方向盤開始緩緩修正至行進路線(完全沒有硬扯之感,平順到令人忽略它的存在),不過若系統無法偵測到分隔線時系統可是會自動取消,這時就要由駕駛人接手,嚴格來說這套系統適用於高速公路,一般道路還是不建議使用,除了道路規劃外更有較多突發狀況,但畢竟「電腦」在反應上不比「人腦」直接,故在安全至上原則下還是將這套系統視為輔助,可千萬注意別過度依賴它。

7

8

9

此外,新S90 T5 Momentum好開、舒適也容易上手,各種配備操作過程也不繁複,又有不少安全科技輔助,動力表現更有水準演出,縱使有著倒車顯影等科技輔助,不過為了造型導致後窗視野略微低扁實屬可惜,但若能「熟悉」且「善用」車上所配置的行頭,並改變「傳統」的駕車習慣張開雙手擁抱科技,預接單新台幣255萬元的新S90 T5 Momentum絕對是同級房車中優選。

文章出處:http://tw.iscarmg.com/index.php/best-buy/roadtest/42633-volvo-s90-tesedrive-2016-11-21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Plus Linkedin weibo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