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鼻祖SLK問世之初,車系便採用侷促、緊湊的尺碼設定,直至現行SLC仍依循相同的路線,自然也獲得相當靈敏的回饋,或許是這樣的特色,SLC在快意、悠哉之餘,還有著顯著運動感,也造就其特別且鮮明的特色。然而,鮮明的性格之餘,Mercedes Benz在SLC 200車型上,並沒有特別使用更為運動化的設計鋪陳,並在外觀細節上使用許多更為優雅氣質的鍍鉻材質,不過在伴隨著命名策略而改變的外觀設計下,原本溫吞的面貌終於有相較富有侵略性的感受。
車系尚停留在「SLK」時,外觀設計相當「菱角」,頭燈模組輪廓也顯得單調,甚至與車體線條有著格格不入的突兀感,而就在進入「SLC」後車系彷彿獲得新生,雖然只是簡單的針對頭燈模組進行輪廓的改變與內部排列的變化,但搭配上前保桿的變化與設計,視覺表現也更為和諧。其中,尤其跟上品牌家族化設計語彙更是重要,如日行燈融入頭燈模組、星芒式水箱護罩、保險桿設計等,都讓SLC正式進入Mercedes Benz當代家族陣容。
▲頭燈簡單的輪廓改變,使其更加融入車身線條,內部排列的改變也更為現代科技
▲尾燈模組方面則沒有太大改變,維持與小改款前相同的設計與樣貌
▲水箱護罩換上品牌常見的「星芒」樣式
▲重新設計的前保桿不僅與頭燈相呼應,更讓SLC獲得家族化面容
▲SLC 200足下踩著18吋規格圈胎,並使用Pirelli P ZERO高階性能胎
雖然大動作在命名策略上大動作改變,但SLC本質上仍然是小改款車型,因此不論是外觀的改變,到內裝的修整,都維持原本的架構佈局,最為顯著的即是一眼可看見的方向盤與排檔頭,使用上品牌運用於多款車型的樣式,其中方向盤由Nappa真皮面料包覆,伴隨紅色對比車縫線更添動感氣息。另外,車載娛樂系統,由七吋整合式螢幕提供完整的功能。此外,大面積碳粒鋁質飾板也讓整體氛圍更加年輕化。
▲相同的內裝設計架構,換上品牌當前常用的方向盤與排檔桿,搭配上滿佈的紅色車縫線,熱血氛圍展露無遺
▲該方向盤常見於品牌旗下各車款,設計出眾且握桿優異,擁有極佳的駕駛回饋表現
▲SLC所獲得的全新排檔桿,樣式與旗下NGCC中的45車系相同,樣式短截、操作便利
▲SLC儀表板也經過修整,使其更為立體且現代化
隨著小改款,SLC動力系統方面也一同精進,車系陣容也精簡為兩種動力,SLC 200改搭載2.0L排氣量直列四缸燃油直噴渦輪增壓引擎。該常見於品牌旗下各車款的引擎諸元,在SLC 200上採用184hp馬力與30.6kgm的動力輸出設定,乍看之下據看似並不亮眼,但在SLC的短截尺碼與相較輕盈的車重負擔之下,加速性能與力道已然相當充足,透過齒比綿密的9速自排變速箱傳遞,6.9秒便可完成百公里加速,實現小排量大性能的願景。
從油門踏板的回饋到引擎輸出表現,SLC 200展現十足的品牌特色,有著超乎184hp/30.6kgm的動力表現,綿綿不絕的推力持續將時速錶向上推升,深厚而不見底的力道,轉眼間便讓時速突破百公里,持續以無負擔且輕鬆的態勢衝刺!不過,9速自排變速箱雖然檔位、齒比綿密,但自排變速箱的架構,仍不如雙離合變速箱的表現乾脆、直接,成為SLC 200動力諸元中唯一的遺憾。但當然9速檔位的綿密齒比,換來的是更為優異的節能油耗表現,透過變行車模式的選擇與聰穎的換檔邏輯,也提供舒適的駕乘表現。
一如尺碼與軸距的緊湊設定,SLC 200的動態表現與回饋相當積極,有著十足短軸距的駕馭樂趣。不過,受惠於懸吊的成熟設定,即便SLC軸距僅有2,430mm,轉向回饋與動態並沒有激進,反倒相當適中且親民,加上不差的指向性與絕佳的車尾循軌性,駕駛SLC 200頗令人放心,也會激發不斷挑戰極限的心情,令人忘記這本應是一輛享受快意心情的敞篷車!
說道敞篷車的快意,SLC 200令人欽佩之處就在此展現,雖然具備令人熱血沸騰的本事與身段,但並不代表駕駛SLC 200就必須戰戰兢兢。透過駕駛模式的切換,換檔邏輯逐漸和緩,在不激進且平緩的動力輸出之下,悠悠氛圍逐漸擴散。此時,開啟硬頂敞篷機構,陽光撒入座艙、微風吹拂,盡情享受雙門敞篷跑車的快意,絕對是人生一大享受,更能盡情享受目光焦點所帶來的優越感。
作為品牌硬頂敞篷車系鼻祖之血脈,SLC隨著市場發展逐漸獲得更為全面的表現,最大亮點已經不單單只是敞篷車的快意,同時對於運動性能的表現也相當不凡,更在兩者平衡中做出最佳詮釋,但當然的SLC可不是完全沒有缺點,其中最需要適應與接受的應該就是狹小的空間以及低落的機能性,但這都是一輛雙門敞篷跑車必須承擔的原罪。
文章出處:http://tw.iscarmg.com/index.php/best-buy/roadtest/42362-mercedes-benz-slc-200-2016-10-28-01-02-nice-car-tyu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