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車電時代正式來臨,汽車品牌與電子控制大廠間的相互締結合作關係早已不是新聞,為了爭取「自動駕駛市場」的未來大餅,汽車大廠為了提升自家技術等級進而收購合作品牌或專案團隊也是時有所聞,不過現在就連供應鏈鐵咖的電子品牌也紛紛表明想要反客為主搶攻次世代的汽車市場。
近日,繼主要對手《Google》之後,消費3C龍頭品牌《Apple》也表明了有意進軍電動車與自動駕駛的意願,並傳出自各大汽車品牌挖角專業的設計人才組織團隊,不過這些消息都並未取得Apple高層的正式肯定,當然,收購超品牌《McLaren》的風聲也確實鬧得沸沸揚揚震撼了兩端的媒體界。
對於Apple而言,McLaren在汽車領域的高端技術確實顯得相當誘人,不過兩者個產業結構整合似乎只對市場行銷口碑有所幫助,在實際銷售面上並無看到強力的連結;再者,與《BMW》集團間的合作關係至今也尚未訂出明確的方向,可以發現Apple對於這項計畫的推進顯得十分保守且低調。
雖說如此,據傳是第二家口袋名單的《Lit Motor》微型公司可能性便相對提高了不少,成立於美國舊金山的Lit Motor於2012年便發表了全球首款「踢不倒的雙輪車」定名為《C1》,流線圓潤的車體外型與瑞士《Peraves》所打造的環艙式機車《MonoTracer》相當類似,不過C1乃是輛純正的微型電動車款,採用方向盤轉向基柱搭配輪轂轉向設計。
特別的是,C1在停車時並不需要輔助輪的設計,僅靠著配置於車體底部的電子陀螺儀裝置以及中央的多向式阻尼系統便可維持車身的平衡,號稱即時遭受外力碰撞依舊能直挺挺地站在路上。而在缺乏雄厚資金奧援的困境下,使得這家新創公司遲遲不能將C1付諸量產,至今仍處於概念階段。
而這樣鮮明的科技形象與環保訴求,似乎與apple不斷超越傳統的新銳印象更為合拍,況且Lit Motor早已投入了複雜的電控開發程序,在輸出動力表現以及續航力上仍可藉由與車廠間的合作獲得進一步改善,這筆生意看似更為划算。不過究竟實情為何?還要等雙方大家長出來說清楚才能撥雲見霧。
引用:kingautos 作者:方子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