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買車

BMW 740Li - 豪華性能

瀏覽次數:121

真要說起藍白相間廠徽的BMW,最能代表品牌精神的車款,或許有人會毫不猶豫的說是「M」款家族,也有人會提到經典的3 Series、5 Series,甚至Sport Coupe的6 Series車款;然而,豪華大型轎車的7 Series,兼顧了豪華品牌的高雅氣質,同時在動力與操控上的展現,應該是最適合也最能代表品牌特質的旗艦作品。從1977年推出首代,7 Series一直以來就兼具性能操控的品牌特色,同時展現豪華大型轎車應有高貴氣質,與競爭對手分別在不同特長下分庭抗禮。

自首代於1977年問世以來,7 Series一直都是BMW大型豪華轎車的最佳代表,兼顧了高雅豪華身型與品牌既有的操控樂趣,與競爭對手分庭抗禮而歷久不衰。

BMW在2008年時推出了第5代7 Series,底盤代號名為F01 (長軸版為F02),國內總代理汎德公司也相當快速的,在2009年1月導入臺灣販售;相隔4年後的2012年,BMW原廠為7 Series進行小針美容,以F01為基礎的小改款,外觀雖然僅是小幅度修改,但7 Series一貫的高雅豪華搭配新穎科技,展現出旗艦應有的領先地位與產品優勢。汎德公司在2012年9月份的EXPO活動上一口氣推出多款新作,小改款的7 Series也在列內。

錦上添花豐富層次

小改款7 Series的主要變動集中在外觀上,依舊是維持了改款前既有的氣勢,車身尺碼維持了5,219mm車長,車身寬度與高度分別為1,902mm以及1,481mm,軸距則是歷代7系列中最長的3,210mm;畢竟全家族的尺碼都隨著消費需求而逐年成長,現行5 Series的車長就已經逼近前一代7系列,而作為旗艦,擁有最為寬敞舒適的空間表現,理當成為不可或缺之要素。

小改款的7 Series長軸版,維持F02世代既有的車身尺碼,長達5,212mm的車長,擁有3,210mm的軸距,創造出相當寬敞舒適的車室空間,也塑造出更顯豪華貴氣的氛圍。

BMW為7 Series所進行的小改款,外觀變化主要集中在頭尾造型調整,引擎蓋上的摺線攏起更朝車頭方向延伸,提升整體動感的侵略性視覺,摺線更與腎形水箱護罩相串連,將水箱護罩原本12根直柵樣式更換為9根式樣,簡約後的水箱護罩視覺效果更顯大器尊貴。兩側的前保桿與頭燈組也大為不同,猶如雙眼的頭燈組線條再次進化,加入了主動轉向LED頭燈組,同時以內側為6角形的LED取代原本的原型魚眼設計,BMW招牌的天使環晝行燈更為凸出且前瞻科技味濃厚。

上圖為改款前的第5代7 Series,下圖則為本次小改款的7 Series,兩相比較可以清楚看出車頭與車尾樣式的改變,重新塑造後的車頭樣式,包含了水箱護罩、頭燈組、前保桿樣式等,讓7 Series的動感特質能更為突出。

頭燈組下緣的保桿樣式也重新設計,藉由攏起角度的改變,映襯出更顯光采的眼神,有如施行了小幅度醫療美容,在不整型的前提下增添新意與風采;這也使得小改款7 Series的車頭更顯生動,在原本給人穩重老成的主軸中,增添一點動感活潑。車頭下緣的前進氣柵也重新設計,利用左右各兩道的鍍鉻飾條,串連起了兩側的LED霧燈與水箱護罩,整體營造出更豐富立體的層次效果。霧燈外側更加入兩道垂直的Air Curtaon進氣口,其主要功能並非因美觀而設計,而是在行進時能將氣流導往前輪,強化空力效果並幫助降低油耗。

水箱護罩樣式從原本的12根直柵式改為9根式樣,簡約後展現明快氣息,霧燈也透過鍍鉻飾條來修飾突顯;新設計的頭當線條,搭配內側為6角型的LED頭燈,都提供了不錯的辨識度,也帶來新穎的感受。

相較於車頭造型的改變,車側線條沿續既有的樣式並未更動,從A柱下緣處以平行摺線適度朝車尾處橫貫,也將視線從車頭順暢的沿續至車尾,前葉子板與前車門佐以鍍鉻反光徽飾;車尾造型也是延續7 Series原有的厚實,小改款版本的車尾,僅是以鍍鉻飾條串連兩側尾燈,並與行李廂蓋邊緣的飾條呼應;另外,倒L型的LED尾燈也將色調加深,讓LED光條的軌跡更為明顯,也強化行車安全防護。

車尾變化包含與保桿鍍鉻飾條相呼應,以鍍鉻飾條串聯兩側燈組,提供視覺上的變化,車尾燈組的色調也較深,突顯LED燈條的辨識度。

數位加身強化科技

小改款7 Series全車系標配Comfort Access免鑰匙晶片控制系統,與含有感應式開啟功能的電動行李箱啟啟閉系統搭配,都有助於駕駛人在使用時的便利性;這套系統的便利場景,就是當抱著許多物品且難以緩出手來拿取鑰匙開啟車尾,只要在車尾「踢一踢腳」讓感應器作動,車尾行李箱就會自動開啟;實際測試該項配備,一開始雖然掌握不到訣竅,有如腳抽筋一般踢來踢去,就是難以作動,但其實只要站在行李箱後方,輕輕的身出腳在車底晃一下,行李箱就會自動開啟,確實是非常便利的功能。

感應式開啟功能,提供車主便於啟閉車尾行李廂蓋的方式,加上500公升的車尾行李箱空間,整體的便利性與實用價值相得益彰。

車室空間部分當然延續改款前的優勢,搭配豐富科技並柔和質感,完整的將便利性與經典優雅結合;進入車室後清楚可以感受到,作為BMW豪華大型轎車代表的7 Series,空間尺碼到用料鋪陳都一絲不苟,試駕的這部740Li為例,採用Dakota真皮與Fineline高光澤原木飾板。原廠更為760Li加入Merino真皮含滾邊處理,750Li與760Li更搭配特殊核桃木飾板等,更顯其尊貴。駕駛座椅擁有不錯的包覆性同時質感也相當優異,最棒的,是可以透過電動按鈕調整多向角度滿足不同坐姿,且椅面更能延伸以提供絕佳之大腿支撐性。

7 Series在超過3公尺的軸距優勢下,有著相當寬敞舒適的空間,而透過皮革、原木飾板以及多項科技配備加持下,營造出高實用、高科技感的駕駛座艙;座椅的包覆性與支撐性值得讚許,也呼應著BMW品牌應有的操控本色。

按下方向盤右後方的電門按鈕,一般傳統式的儀表板被多重行車模式儀表板取代,從F01開始就已經轉化進入數位世代,但還是將BMW經典的四環式儀表板呈現給駕駛人;轉換成液晶儀表板後,雖然筆者個人還是喜好傳統指針式儀表,較有跑多少轉多少的紮實感受,然則數位儀表板能顯示豐富資訊的優勢,駕駛人不需要移動視線至中控台,透過方向盤上的多顆快捷按鈕,就能將所需資訊顯示在四環式儀表的右側大表中。

以數位螢幕取代傳統的儀表板配置,但原廠依舊為其設計成經典兩大兩小的四環儀表;而在數位科技的優勢下,儀表板能顯示非常豐富、多元的資訊,讓駕駛人易於掌控旅程以及車輛狀況。

此外,搭配不同行車模式,儀表配色也會隨之調整,在Sport、Sport+的模式下會以紅色來突顯戰鬥氛圍,同時時速、轉速表與檔位等資訊將被放大,顯示在左右兩大環的正中央,也就是在激烈操控時最需要掌握的車輛檔位與時速兩項資訊。如果切換至Eco Pro模式時,儀表則會切換成較為平和的藍色。視線一轉移往中控台處,10.2吋液晶螢幕能顯示iDrive系統的豐富功能,包含透過藍牙系統與智慧型手機連結,還能夠掌握車內外所有動態,中央扶手內則是設置了免持電話系統與USB插槽。

數位化後的儀表板組,除了能顯示豐富訊息之外,不同行車模式下也會表現不同心情,Eco Pro以及Normal模式會呈獻較為平和的藍色;Sport與Sport+模式則圖顯戰鬥氛圍的紅色。
繁體中文操作介面的iDrive已經相當完整,使用操作上都沒有任何滯礙,包含藍牙與手機匹配、個人手持系統的音樂播放等,當然更不會有往昔無法讀取繁體中文,而顯示符號文的狀況。另外,為提供更多車輛行車安全防護,車頭前保桿兩側設有攝影機,能更清楚讀取左右兩側的道路狀況,例如從巷道內銜接主要道路時,在無良好視野的狀況下,最能提供駕駛人安全防護。

最值得誇讚的,應當還是原廠繁體中文衛星導航,3D立體顯示畫面加上運算快速,若非國內的道路與交通號誌設計之故,行車時對道路資訊的掌握絕對會更快速完整。導航系統的訊息也整合在已經列為標準配備的HUD抬頭顯示器內,前往拍照地點的沿途,視線幾乎都只要看著前方道路即可,這對於國內容易讓駕駛人分心的駕駛環境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

原廠繁體中文衛星導航系統,以3D立體顯示畫面提供易於辨讀且快速的導航體驗,同時BMW更將行車資訊整合在HUD抬頭顯示器內,駕駛人不需要轉移頭部視線,就能夠掌握清楚的導航資訊。

7 Series所屬的豪華大型轎車級距,車室空間設計的重點,還是集中在後座空間的舒適性與便利性,超過3公尺的軸距創造出極為寬敞之空間,後排乘員擁有多達208mm的膝部空間,頭部空間也有988mm之多。針對後座買家的部分,750Li與760Li更將按摩座椅、後座影音系統與獨立雙後座9.2吋懸掛式螢幕列為標準配備;後座中央扶手處也會設有專屬的iDrive控制旋鈕、DVD播放機與多媒體影音輸入端子。汎德提供試駕的740Li,雖然則沒有配備豪華舒適影音系統,但後座中央扶手上的操控介面,還是能享受專屬的獨立恆溫空調與寬大空間。至於搭載3.0升雙渦輪增壓動力心臟的740Li,在操控與性能部分會有怎樣的表現,U-CAR將在動力操控篇章中,為大家帶來詳盡報導。

作為BMW麾下豪華大型轎車的代表,7 Series擁有多達3,210mm的軸距,打造出相當寬敞舒適的空間,優渥的膝部空間與頭部空間,提供後座買家愉悅的行車時光;750Li與760Li更將按摩座椅、後座影音系統與獨立雙後座9.2吋懸掛式螢幕列為標準配備。
 
 

 文章出處:http://roadtest.u-car.com.tw/17471.html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Plus Linkedin weibo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