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坐空間
小排量LSUV真能成事?這次我們找來了BMW與M.Benz的入門級LSUV進行一場入門車款間的較量,這兩部車雖然是車系下排氣量最小的車款,但表現上可不含糊,而且小排量一點也不弱勢,它們可都掛著節能環保的大旗。
文 劉建宏 / 圖 王澤瑋
BMW X5 xDrive 25d
●國內售價 278萬元
●綜合平均油耗 12.8km/L
●原廠保固 三年不限里程
●討喜之處 較靈敏的駕駛感,更有誠意的配備安排
●遺珠之憾 較顯顛跳的乘坐感
M.Benz ML250 BlueTEC 4Matic
●國內售價 309萬元
●綜合平均油耗 14.2km/L
●原廠保固 三年不限里程
●討喜之處 較軟性的懸吊調校,優異的座椅人體工學設計
●遺珠之憾 過於溫文的動力反應
入門級的LSUV車款向來不是我們的建議車款,印象中的入門級動力大多僅在勉強堪用的等級,不過近期新推出的車款似乎漸漸開始打破這樣的慣例,小排量引擎不僅擁有優秀的油耗表現,在動力輸出方面雖然與猛爆沾不上邊,但是也不會讓人覺得匱乏。這次的兩部車在國內市場都十分受到歡迎,BMW X5與M.Benz ML-Class向來都各自擁有不同的支持者,雖然大型LSUV在近年熱度稍有衰退,但仍保有相當的基本支持度,這次試駕的新車,兩部都是刻意裝上小排量柴油引擎的節能屬性車款,它們是否能符合買家對LSUV的期待?兩部車究竟誰能獲得更高的分數?且看本篇文章道來。
![]() |
除了追求最大的車內空間外,操作便利性與空間運用彈性亦是重點。 |
車體等於大空間
多數人對於LSUV的期待都遠超過一般的交通工具,而這也是LSUV誕生時就被賦予的任務,它不僅得提供普通的通勤功能,也必須提供充足的舒適與娛樂空間,即使是這次的入門型車款,在這方面也不得輕忽。
BMW X5
強項 高度運用彈性的後座與尾門設計
罩門 相對較小的空間與後座舒適性
短評 車身較小難免不利空間表現
M.Benz ML
強項 較大的空間與乘坐舒適性
罩門 細節質感仍有提昇空間
短評 整體舒適感讓人難以抗拒
舒適性比拚
這兩部車的體型相似,也因此擁有相近的車內空間,雖說兩者的空間大小並不相同,但由於兩部車的坐姿與視野都已經達到了水準以上的表現,因此車內空間帶給駕駛人與乘客的感覺已是非常開闊,不論前後座都不會出現壓迫感;但如果仔細比較,ML的空間還是比X5稍大一些。在座椅設計方面可以明顯感受到兩部車在設定方面的差異,X5的座椅設計還是傳統BMW偏向運動化的設計,前座提供了良好的支撐性,車速稍快也不會讓駕駛人與乘客在座位上晃動。至於後座的部分,X5提供了乘客相當充足的空間,即使後座乘坐三人也不會感到太過侷促,但相當直挺的後座椅背則減損了舒適性。ML的座椅有著與X5不同的典型,對於車上的乘客與駕駛人來說,這部車的舒適取向風格極為明顯,雖然座椅左右兩側的包覆性不像X5那麼直接明顯,但相似於大型皮沙發的乘坐感卻帶來了極佳的乘坐感受,或許在彎路上跑的時候駕駛者與乘客難免會有點晃動,但對乘客來說,相對柔軟且曲面角度適中的座椅卻提供了極佳的舒適性。
ML250 BlueTEC 4MATIC
![]() |
前座的包覆性不及對手優異,但提供了較為鬆軟的乘坐感,肩部支撐稍弱。 |
![]() |
座墊夠長,椅背角度較為傾斜,ML為後座乘客準備了十分舒適的乘坐姿勢。 |
![]() |
較寬的車身提供了相當驚人的行李空間,標準狀態下已達650公升。 |
![]() |
雖然使用了非全尺寸備胎,但行李廂底板以下的空間已經被佔滿。 |
行李空間勝負
對於SUV來說,行李廂空間也是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部分,除了乘客得坐得舒服外,是否有足夠的空間搭載旅行遊玩時的行李,對於大型物品的運輸能力,都是SUV重要的必備條件。在行李廂容積這方面,ML藉著較大的車身尺寸之賜,在容量方面自是輕鬆勝過X5,標準狀態下兩部車的容積已有40公升的差距,若是進一步把座椅傾倒,行李廂容積的落差還會更進一步放大。除了內在容積的差異之外,兩部車的尾門開啟方式也有所不同,ML採用傳統的上掀式設計,X5的上下對開式設計則多出一個置物平台,在使用上具備更高的彈性以及便利性。除了行李空間大小的差異之外,兩部車的後座分離傾倒設計也有所不同,ML使用傳統的4/6分離式設計,X5的後座則是採用機構較為複雜的4/2/4分離設計,也換來了更高的空間運用彈性。
BMW X5 xDrive 25d
![]() |
跑車式座椅提供了良好的支撐性,較細緻的觸感也是優點之一。 |
![]() |
後座椅背較為直挺,側面支撐性也較為貧弱。 |
![]() |
雖然空間較小,對開式尾門則提供了額外的便利性。 |
![]() |
由於使用失壓續跑輪胎,原本的備胎位置就成了額外的置物空間。 |
勝:M.Benz ML250 BlueTEC
在車內空間與乘坐舒適性方面,ML藉著較大的車身以及舒適取向的乘坐感取得了優勢;BMW雖然空間不敵ML,但在乘坐舒適性方面的差距並不大,行李廂空間雖然略小,但尾門與後座椅的設計卻更為貼心。
![]() |
車內配備
入門不陽春 對於大型SUV的買家來說,車上的配備多寡自然是一大重點,SUV注重的是機能性,除了安全把車主與乘客送抵目的地之外,在行車的過程中是否能提供充足的休閒娛樂,駕駛時各項操作是否容易就手,都是非常重要的觀察項目。
掃除入門感
兩部車都是入門車款,但BMW刻意為X5準備了豐富的配備,車艙裡的真皮座椅以及鋁質刷紋飾板一開始就帶來了豪華豐富的視覺感受,附上換檔撥片的跑車方向盤則是刻意提醒我們這部車的運動能力;如果不刻意提起這部車是入門級車款,在車上並不會讓人覺得配備不夠豐富。排擋桿採用了BMW慣用的電子線傳式設計,雖然手感特別,但與旁邊的中文化iDrive系統卻有種搭配巧妙的韻味;iDrive系統是車上電子系統的核心控制單位,對於駕駛人來說,除了影音娛樂之外,大量的行車相關資訊也得透過這套整合式電子系統進行操作。但美中不足的部分則是X5並未把衛星導航系統列為車上的標準配備。至於在安全配備方面,如此等級的車款自是一應俱全,該有的安全配備全數都出現在車上,提供駕駛者與乘客最佳的安全防護。
ML250 BlueTEC 4MATIC
![]() |
雖然車內的配備不會讓人覺得匱乏,但大量的選用配備也意味著車價有不斷追加的可能。 |
![]() |
車上的多媒體系統以及部分設定都得透過此一螢幕與中扶手上的旋鈕操作,螢幕尺寸相當小巧。 |
![]() |
雖然也是經過多年演變的系統,但在使用便利性上似乎還有改進空間。 |
![]() |
中扶手的空間內裝有Aux-In與USB接頭給予外接音源使用。 |
擺明基本款
在配備方面,ML的設定顯然比較符合大眾對於入門車款的印象,舉例來說車上的座椅採用了Artico皮革,打開車燈發現頭燈採用了傳統的鹵素燈泡光源而非HID燈具,當然也不具備智慧型頭燈的功能。雖然Artico皮革跟傳統燈具讓ML配備方面的第一印象不是那麼豪華,但前座電動椅與支援藍牙的音響系統倒還提供了適中的配備;如同BMW的iDrive系統,ML車上的影音系統也可以透過位於中扶手上的多功能旋鈕進行控制,但相對於X5,這套系統在使用方面較不直覺,稍微修改系統內的目錄配置或許能換來更好的使用經驗。在安全配備方面,ML自然不是省油的燈,車上當然搭載了全套的安全輔助系統,在安全方面的琢磨完全不亞於BMW。
BMW X5 xDrive 25d
![]() |
飾板與皮革的搭配展現出LSUV應有的氣派架勢,偏向運動風格的陳設與車輛氣氛搭配得宜。 |
![]() |
全中文化的iDrive與大尺寸液晶螢幕是賞心悅目的搭配。 |
![]() |
加入前端輔助按鈕的iDrive使用上相當便利,目錄系統的安排也十分直覺。 |
![]() |
手套箱裡預留了手機座與USB、Aux-In外接音源。 |
勝:BMW X5
在配備方面BMW X5展現出比ML更豐富的項目,也營造出質感更優異的車內空間,這部測試用車還裝上了包括環景顯示、全景天窗與鋁質車頂架與窗框的豪華選配套件組,售價仍比ML更低,也顯示出X5在價格與配備方面的強勢。
![]() |
動力操控
四缸也激情 兩部搭載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