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國內的小跑車市場中能夠選擇的款式其實並不多,看看坊間汽車雜誌後面的車型規格總表當中,能夠找到的大概也就只有AUDI TT、BMW Z4、NISSAN 370Z、M-BENZ SLK、LOTUS Elise與PORSCHE Boxster基本上這麼幾款而已,而且除了370Z這麼一款日系車型之外,其餘的車款全都是歐系車型,也多少可以看出這個市場的規模並不是相當龐大,而且還多少要有些財力才有資格入主這些總是令人抱以崇拜眼光的小跑車。
而在這些車款之中,BMW Z4與M-BENZ 的SLK自然又是最受矚目的焦點所在,畢竟國內沒有導入TT的敞篷版本、Boxster產品力雖然夠強,但世代已略嫌老舊,370Z的傳奇故事在國內並不是那麼的響亮,Elise雖夠激情、但孤傲的產品個性卻也有些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感覺。
而M-BENZ SLK在歷經三代車型的演變之後,電動硬頂的技術在它身上已經練就了爐火純青一般的深厚功力,此回不僅繼續沿用電動硬頂的設計,同時還加入了名為「Magic Sky Control」的可變色採光車頂,再度成為領先全球汽車工業的代表,車頂玻璃在輕觸按鍵後的數秒間可將色調由暗色變為透明,反之亦然。如此一來,即使車頂關閉時駕駛人及乘客仍能享受蔚藍天空的景緻,而在車頂玻璃變暗時,還能有效抑制車內溫度升高。藉由高科技而展現的貼心思維,流露出SLK能夠大受消費者歡迎的非凡實力。
306hp與40.8kgm的輸出,再搭配DCT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系統後,由靜止加速至100km/h只需5.1秒便可完成,而極速則是被電子限速壓抑在250km/h的範圍。 |
0-100km/h加速衝刺僅需5.6秒的成績依然不容小覷,而且極速也同樣因為電子線速而維持在250km/h的水準。 |
而BMW Z4車系也是在歷經了三代車型的沿革之後,雖然放棄了對於軟篷的堅持而投入與M-BENZ相同的電動硬頂設計,但是身為BMW的一份子,Z4對於操控性能的追求卻是一點也沒有妥協,完美實踐BMW優異的動態靈活性,重新詮釋融合古典與現代的時尚設計美感,儘管從2009年出道至今,仍然是現階段國內最受歡迎的小跑車之一。
火紅色的座椅配置,讓Z4 sDrive35i的內裝看起來十分惹火搶眼。 |
此回試駕的SLK 350 BlueEFFICIENCY加配AMG跑車化套件,內裝部分共需加價13.5萬。 |
或許,SLK與Z4之所以能夠在小跑車的市場領域中脫穎而出,可以同時扮演硬頂跑車與敞篷跑車的電動硬頂設計是個主要的優勢,但絕美的視覺感受與華麗的車身線條,再帶著幾分性能跑車才有的駕馭激情,縱合這些元素的累積加分,也造就這兩款車型勢均力敵的競爭態勢。
最大馬力都同樣是306hp,但是Z4 sDrive35所使用的是3.0L的直6雙渦輪增壓引擎,而SLK 350 BlueEFFICIENCY則是採取3.5L V6自然進氣的作法。 |
「既生瑜,何生亮?」這個傳自三國時代故事的名語,用來描繪Z4與SLK相互競爭的情節自然是十分的貼切。而此回,AutoNet汽車日報特別在進行SLK 350 BlueEFFICIENCY的試車報導之後,特別也找來了BMW Z4 sDrive35i與SLK 350 BlueEFFICIENCY來進行一場狹路相逢的捉對廝殺,讓各位讀者得以最直接的方式,來比較雙方的優勝劣敗。
名為「Magic Sky Control」的可變色採光車頂,是此代SLK的強項科技與重點話題。 |
藏在駕駛座扶手前方蓋內的電動硬頂控制開關。 |
成熟體貼 帥氣加倍
BMW Z4 sDrive 35i的車身尺碼為4329×1790×1291mm,相較於前代車型不論是在車長、車寬或車高皆有明顯的進化與提升,甚至連側窗面積、後窗部分也有增加52%的幅度,不僅有效提升駕駛人的視野,也讓空間感更為開闊許多,而且拜二片式電動收摺硬頂設計,在20秒內便可以完成在Coupe與Roadster兩種車型的角色上進行轉變,在實用性與話題性上都更為加分許多,再加上肌肉化的車身優美曲線,在不同的光影變化照射之下,呈現出與眾不同的迷人風情。而且再藉由將電動硬頂、前葉子板與引擎蓋等部分都使用鋁合金所打造的輕量材質,不僅呼應了EfficientDynamics高效動力的訴求,同時也讓Z4在呈現比例極其完美的前/後配重與優美曲線與,都是造就此代Z4從2009年導入國內上市之後,每年都能持續締造百輛以上的銷售佳績的主因。
屬AMG跑車化套件的賽車方格旗(Chequered Flag) 設計儀錶。 |
方向盤換檔撥片也是選配AMG跑車化套件的結果。 |
同樣也隸屬於AMG跑車化套件的紅色安全帶(需訂黑色內裝)。 |
而歷經三代車型傳承的M-BENZ SLK 在設計上結合了美學外觀以及駕馭樂趣的綜合考量,精雕細琢的線條、極端講究的材質以及精湛的工藝,均呈現在最微小的細節當中。眼前的這輛第三代SLK,車身前段向前延伸的外型,突顯出濃郁的跑格意味,獨到的車身線條流暢的貫穿陽剛味十足的後葉子板及簡短有力的車尾,即使是靜止不動也能散發出蓄勢待發的態勢。4134×1810×1301mm的車身尺碼,比起同場競技的BMW Z4 sDrive35i來說是稍微小巧了一些,這其實多少也說明了M-BENZ在處理電動硬頂的設計功力上還是有著較為成熟的經驗。
COMAND APS控制及顯示系統(無導航系統)需另外加價15.5萬。 |
音響系統若想連接iPod等媒體連接介面(UCI)需加價1.5萬。 |
7G-TRONIC PLUS七速手自排變速系統。 |
而敞篷車總是引人側目,此次進行評比之時自然也不例外,幾次在馬路上停等紅綠燈時總是會有許多的民眾投以好奇的眼光,這樣的結果其實原因無他,正是因為敞篷車實在少見的結果,尤其是是在大馬路上,駕駛人還大辣辣的將車篷給打了開來,享受陽光與微風帶來的舒暢快感!事實上,在Z4 sDrive 35i之上,其其雙前座的的電動調整座椅還配備有獨特的Sun Reflective抗熱處理皮革,不僅有助於座椅皮革在受到陽光洗禮後的耐用度,同時也能有效降低座椅的表面溫度,讓人乘坐其上之時,不會有被〝燙〞屁股的情事發生。
藉由方向盤檔撥片與排檔桿旁的動態駕馭控制系統按鈕使用下,Z4 sDrive 35i可以是一款很容易駕馭行駛敞篷跑車,也可以對應偏向熱血駕駛人來使用。 |
井然有序的控台按鍵排列。 |
免持鑰匙系統。 |
Z4 sDrive35i的方向盤換檔撥片採用左右兩方皆可進行升降的設計。 |
動態駕馭控制系統(Dynamic Driving Control)按鈕。 |
藏在控台最下方電動硬頂控制按鍵組。 |
iDrive系統已經完全整合了衛星導航的功能。 |
而SLK為了營造愉快的駕馭氣氛,雖然沒有類似Sun Reflective抗熱處理皮革的技術,但是卻也有獨家的Airscarf頸部暖氣裝置(選配)等創新科技,輕觸按鍵後,創新的頸部暖氣裝置會啟動頭枕後方的小型風扇將空氣吸入,再經加熱後由座椅前方的出風口排出以溫暖駕駛人及乘客的頸部及喉部區域,效用猶如一條隱形圍巾,就算是在較為寒冷的氣候下也能無礙的享受開篷行車的無限樂趣。
傳動科技 駕馭樂趣
雖然Z4 sDrive35i與SLK 350 BlueEFFICIENCY的最大馬力都同樣是306hp,但是Z4 sDrive35所使用的是3.0L的直6雙渦輪增壓引擎,而SLK 350 BlueEFFICIENCY則是採取3.5L V6自然進氣的作法,也因為所使用的技術領域的差異,所營造出的駕馭風格也是截然不同。
在實際駕馭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動態表現確實是Z4 sDrive35i的強項所在。 |
搭載著3.0L TwinPower渦輪直六引擎的Z4 sDrive 35i,配備有雙渦輪科技的第二代高精準燃油缸內直噴技術,擁有306hp的最大馬力與僅需在引擎轉速1300rpm時便可湧現40.8kgm最大扭力,再搭配DCT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系統之後,絕佳的動力以及優異的變速箱傳動效率之下,由靜止加速至100km/h只需5.1秒便可完成,而極速則是被電子限速壓抑在250km/h的範圍。
本次試駕的SLK 350 BlueEFFICIENCY已採用讓車身高度進一步降低、減震彈簧與阻尼更為硬朗的跑車化配置。 |
反觀SLK 350 BlueEFFICIENCY所使用的3.5L引擎採V6的汽缸佈局設計,除了最大馬力306hp外,峰值扭力更可達40.0kgm的水準,經7G-TRONIC PLUS七速手自排變速系統的搭配下,其0-100km/h加速衝刺雖然沒有Z4 sDrive35i來的迅速,但5.6秒的成績依然不容小覷,而且極速也同樣因為電子線速而維持在250km/h的水準。
而在實際駕馭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動態表現確實是Z4 sDrive35i的強項所在,充沛的引擎動力與雙離合器變速系統的帶動之下,不僅有著令人滿意的加速表現,同時底盤與轉向系統的搭配也是相當的精準,前225/40 R18、後255/35R18的輪胎規格,不僅以低扁平比來呼應其濃郁的跑格,歸功於精湛的懸載盤調效功夫,卻仍然在保有操控優勢的情況之下,也能有效消弭低平比輪胎所帶來的明顯震動感。而且藉由方向盤檔撥片與排檔桿旁的動態駕馭控制系統(Dynamic Driving Control)按鈕使用下,Z4 sDrive 35i可以是一款很容易駕馭行駛敞篷跑車,也可以對應偏向熱血駕駛人來使用,因為底盤的反應可以藉由動態駕馭控制系統的設定而改變,想要直接、硬派、瀕臨操控極限邊緣的駕馭樂趣,透過引擎與變速系統之反應提高激情與腎上腺素的分泌,再加上6缸引擎的高轉聲浪的天籟之音,甚至可以在電子系統允許控制的範圍內,讓後輪出現些許的打滑與偏轉的動作,進一步滿足追求極限樂趣的駕馭需求,將BMW所致力追求的駕馭之樂,詮釋得淋漓盡致。
此回兩者皆配備18吋的胎圈組,但SLK是加配AMG 5輻式輕合金輪圈的結果。 |
相反的,SLK 350 BlueEFFICIENCY對於駕馭樂趣的詮釋又有另外的解讀方式,Z4 sDrive35i有的SLK 350 BlueEFFICIENCY也不是作不到,但是卻又加入了一些對於主動安全的訴求,例如駕駛人注意輔助(Attention Assist)與主動式煞車(Adaptive Brake)兩項標配的再次強化,在功能上又比過去的車款在精進不少,同時頭燈的照明科技也大為增進,可以依據不同的路況與駕駛條件下提供轉向輔助、都市模式、高速模式、主動燈光與霧燈強化等五種不同功能切換,以提供最佳的行車視野。而在底盤懸載系統的部分,本次試駕的SLK 350 BlueEFFICIENCY已採用讓車身高度進一步降低、減震彈簧與阻尼更為硬朗的跑車化配置,其實在操控性能的表現上已經有著相當程度的水準。但如果玩家覺得還有所不足,其實還可以再搭配更精進操控的Dynamic Handling Package動態操控套件,透過手感回饋更為直接的轉向系統(Direct-Steer system)與煞車力道的扭力可變分配裝置(Torque Vectoring Brakes)等電子設施的輔助下,相信SLK 350 BlueEFFICIENCY不僅也可以滿足熱血玩家的需求,同時也能享受到更為安全與無微不至的照顧。
看對眼就行
其實就像前言所述,放眼國內的小跑車市場中能夠選擇的款式其實並不多,而Z4 sDrive35i及SLK 350 BlueEFFICIENCY之所以能夠成為市場主力,不僅僅是有著充分的品牌實力,同時在產品實力上也確實有其過人之處。
但是若要仔細去討論究竟Z4 sDrive35i好還是SLK 350 BlueEFFICIENCY厲害?其實也並沒有太大的意義!老實說,在這一個市場級距的買家中,要選擇的都不是人生中或是家庭所需的第一輛車,而是存在著一個高度以自己喜好作為選擇依據的消費動作,究竟Z4 sDrive35i與SLK 350 BlueEFFICIENCY誰比較適合你?
我只能說「既生瑜,何生亮?」如果可以的話,兩個一起都帶回家吧!
|
|
BMW Z4 sDrive 35i |
M-BENZ SLK350 BlueEFFICIENCY |
車身尺碼 |
4290×1790×1291mm |
4134×1810×1301 |
軸距長度 |
2496mm |
2430 |
引擎動力 |
3.0L直六渦輪增壓 306hp/40.8kgm |
3.5L V6自然進氣 306hp/40.0kgm |
變速系統 |
DCT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 |
7G-Tronic 7速手自排 |
0-100km/h |
5.1秒 |
5.6秒 |
極速 |
250km/h(電子限速) |
250km/h (電子限速) |
|